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重要回信精神,引导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近日,天津理工大学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政府在东阳镇成立“科技小院”。
榆次区乡村振兴服务中心主任路建丰带领学院师生参观了东阳镇特色农业产业园,他表示东阳镇蔬菜种植历史悠长,素有“三晋蔬菜第一镇”的美誉,普罗旺斯西红柿、大白菜、西兰花是其拳头产品。自去年起,东阳镇对照《山西省促进专业镇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要求,充分挖掘本区域自然禀赋、产业基础和历史传统优势,引入智能控制技术,积极创建市级乃至省级蔬菜专业镇,推动蔬菜产业上档升级,助力乡村振兴。

东阳镇党委书记胡耀峰介绍了“科技小院”建设的背景及使命,强调打造“科技小院”旨在通过大学生实践锻炼将天津理工大学电气工程自动化学院的工科人才优势、东阳镇的产业优势与农村产业发展需求相对接,为他们提供独特的“深造”之地,让青春沾满泥巴,让知识在融入乡村的过程中,变成一张张“金色答卷”,激励更多青年人才投身乡村、建设乡村,让更多的青春故事在希望田野持续上演。

学院党委书记余丽详细介绍了学科特点和技术优势,并提出将围绕东阳镇的产业特点和区位优势,组建一支符合当地发展需求的大学生实践团队,与农民同吃同住,根据当地生产实际和存在问题,组织相关师生重点研究、重点解决,分门别类,精准建立起蔬菜、果树、粮油作物等“科技小院”,主动为田畴沃野“植入”前沿科技,让农民掌握现代化种植技术,推动数字化、智能化管理成为田野间的新景象,真正实现“会种地”向“慧种地”的转变。

今后,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将深入探索“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和“科技小院”深度融合,汇聚青年人才奔赴榆次区东阳镇,助力他们成长为心中有梦想,勇当农村发展的“弄潮儿”,既为广袤大地插上“科技翅膀”,更让越来越多的农民依靠勤劳和智慧走向增收致富的康庄大道。